心理學家與您分享教養之道

疫情時期如何善用親子時間?何時送子女到海外升學?學校教一套,在家教另一套是否最好?臨床心理學家鄧詩琪給您意見。

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為一眾父母帶來極大的挑戰,抗疫時期,間接讓家長有更長的時間與子女相處,教育子女方式可能與以往的截然不同。變幻的世事,雖然令人感到無奈,但我們也要抱持積極態度,從樂觀的一面看待事情,所以,鄧詩琪博士藉此分享教養心得,提點家長可以善用抗疫時期的相處時間,多一點觀察子女的個性,為他們選擇合適的升學路。

善用親子時間,發掘子女潛能

從正面來看,在家抗疫是強化親子關係的難得機會,而遊戲最能夠發掘孩子學習不同方面的潛能,例如桌上遊戲、IQ題、小組比賽、運動、手工藝、烘焙活動等,都可以訓練耐性、溝通技巧,以及從輸贏中學習情緒管理。父母更可從旁觀察子女的性格及長處,如發現子女有藝術天份,便可以提供一些循環再用的物料,鼓勵他們發揮創意;如他們有烹飪潛能,則可以從旁給予安全指引,亦毋須太擔心他們弄髒廚房。小朋友的天份可以是無限的,而父母對子女的深入了解,更有助未來為他們規劃升學大計。

了解子女能力 讓他們適時到外地升學

送子女遠赴海外升學,一直都是家長輩間的熱門話題,但如果小朋友過早與父母分離,有機會影響他們的心理發展,難以建立安全感,在自我肯定、同輩的關係方面受影響。

普遍來說,高中時間會比較適合出國留學,因為他們比較獨立,自我意識比較強,判斷是非能力亦已增長,但當然,每個孩子的成長經歷不同,父母都要留意子女心理上是否已做好準備。家長可以從子女的獨立、自理、面對困難、處理讀書壓力與情緒等各方面的能力,去判定他們是否適合獨自前往外地升學。因此,父母對子女的了解與關心是十分重要。

家長與學校的教育理念需一致

在揀選子女學校的方面,家長也明白小朋友就像一塊海綿,學習新事物較容易得心應手,反之,父母應緊記要信任所揀選的教學模式,無論是傳統或非傳統的教學方法,父母的理念要與學校一致,而在課堂外,父母要確保用同樣的一套去教導子女,當雙方信念一致,才不致讓小朋友產生矛盾,教學自然更輕鬆。

人生總會碰上很多意料之外的事情,作為家長,更應抱有正面的態度,與子女之間加多點了解與關懷,即使面對充滿未知數的世界,仍然有足夠的把握與裝備,奮力向前。

 

鄧詩琪博士 臨床心理學家

鄧詩琪博士擁有超過15年的豐富臨床心理治療經驗,曾在美國接受臨床心理學培訓及實習工作,為兒童及其家人提供不同層面的臨床心理治療,學成歸來後,積極為更多備受情緒困擾的人士走出抑鬱、焦慮、驚恐等心理陰霾。